无标题文档
  
26年,迟到的馈赠——沈小平副校长向张纯如纪念馆捐赠珍藏的张纯如纪念奖牌原件

发布日期: 2024/3/27  作者: 宣传处   浏览次数: 103  

 

近日,张纯如纪念奖牌捐赠仪式在张纯如纪念馆举行,我校副校长兼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院长、美籍华裔医学专家沈小平在淮安市相关单位代表的见证下,在思博护理学院师生代表及当地师生代表的陪伴下,将迟到了26年的一枚纪念奖牌亲手送至张纯如纪念馆馆长何睿手中。


寄存了26年的纪念奖牌

为表彰和答谢张纯如女士在海外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杰出贡献,1998年4月8日,时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美籍华裔专家沈小平作为当时俄亥俄州华人社团代表,将一块象征着荣誉与感激的奖牌赠予了前来演讲的张纯如女士。当天的“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演讲会”后,张纯如因全美巡回演讲行程中还有数个城市未去,无法加重随身行李,所以她决定将奖牌暂时寄存于沈小平家中。


1998年4月8日,沈小平颁发“杰出贡献奖”给张纯如女士

“张纯如女士杰出贡献奖”奖牌原件

从张纯如身上,沈小平副校长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光辉的缩影。回忆起初见之时,张纯如女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性格便深深打动了他。同时,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蕙质兰心的书卷气也让人为之倾倒。他说,张纯如是中华儿女的榜样,她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短短2天的相识,张纯如女士给沈小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04年,沈小平惊闻张纯如去世的噩耗,他痛心地意识到,“奖牌再也送不出去了”。

26年,迟到的馈赠

2017年,当沈小平得知淮安市为张纯如建立了一座纪念馆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将那块奖牌送回张纯如的故乡。
于是,沈小平副校长通过海外华人华侨、微信群、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市侨联和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等多种途径联系到了纪念馆馆长何睿。终于,2024年3月23日,在淮安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张纯如纪念奖牌捐赠仪式在张纯如纪念馆隆重举行。捐赠仪式当日,在市区相关单位代表的见证下,在思博护理学院师生代表及当地师生代表的陪伴下,沈小平副校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张纯如纪念奖牌原件和二人颁奖合影照片亲手送至张纯如纪念馆馆长何睿手中。这一刻,他终于了却了心中那份长达26年的心愿。这枚纪念奖牌是26年前张纯如光辉美好时刻的见证,也将成为张纯如纪念馆140余件有关张纯如藏品中颇具分量的一件。

思博师生代表表演纪念张纯如诗歌朗诵和小合唱
向张纯如塑像敬献花篮

赠送仪式现场还播放了远在美国的张纯如母亲张盈盈的致谢视频,她衷心感谢沈小平先生的捐赠行动,希望大家学习张纯如的事迹和精神,铭记历史,守护和平。我校师生向张纯如雕像敬献花篮,并表演配乐诗朗诵《中国人张纯如》、小合唱《不如见一面》。淮阴师范学院学生代表也表演了诗朗诵《张纯如》。捐赠仪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张纯如纪念馆。


张纯如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继承发扬

沈小平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讲张纯如的事迹。张纯如是中华儿女的榜样,她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作为海外华人,沈院长能够切身体会到《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意义。他说,张纯如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英文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作家。在此之前,这一桩骇人听闻的历史暴行,只有中国人自己知道。沈小平认为,这本书唤醒了全世界看清历史真相,唤醒了世人对这段历史的关注,更为中华民族争取了应有的尊重和正义。一生以笔为剑的张纯如女士,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永存。今日,奖牌的回归故乡,不仅是对她生前贡献的最好纪念,更是对她用生命铸就的和平警钟的致敬。愿这份迟到的馈赠能够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师生参观张纯如纪念馆

市委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帮助

沈小平院长和叶萌副院长率领师生代表到达淮安后,市委副书记赵正兰和市侨联主席黄沛江等领导当晚会见慰问了来访的全体成员,并对此次捐赠参观活动等予以精心安排和关照。近年来,淮安市侨联高度重视张纯如纪念馆建设。自2017年4月开馆以来,慕名前来瞻仰的海内外群众超30万人。2019年,张纯如纪念馆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1年,张纯如纪念馆在中国侨联作典型交流; 2022年,“不能忘却的纪念”张纯如图片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淮安市连续六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举办张纯如纪念活动,美国、加拿大等多地海外侨社团2000多人参加,弘扬张纯如正义精神。

淮安市委副书记赵正兰、市侨联主席黄沛江会见沈小平院长和叶萌副院长

来源:护理学院